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Du Juan

台湾版嘉人 2007年10月

北京新時尚

摄影:栗子




左:蝴蝶結打褶背心短洋裝(Agnes b .),皮革繫踝瑪麗珍高跟鞋(Gucci)。右:露肩一字領直筒短洋裝(Chloe),水晶戒指(Swarovski),金屬漆皮厚底細跟短靴(Gucci)。





緄白邊長袖襯衫(Dolce & Gabbana),皮革腰封(Celine)。及膝窄裙(Dolce & Gabbana),戒指(Swarovski)





左:水晶耳環(Swarovski),嫣紫染布圖紋背心洋裝(Blumarine)。右:緄毛針織長袖罩衫(Prada),不對稱短裙(Moschino),寶石水晶戒指(Swarovski)








身馬甲式平口洋裝(Versace),水鑽粗手環(Swarovski)









左:條紋亮片削肩短洋裝(Loewe),金屬水晶鏈環項鍊(Swarovski),金屬厚底高跟鞋(Versace)。右:水晶耳環(Swarovski),古銅金長袖襯衫、羊毛長褲、金屬厚底涼鞋(Dolce & Gabbana)。







左:緄毛皮無袖羊毛背心、羊毛抓縐及膝長裙(Louis Vuitton)。右:絲質無領水袖襯衫(Chanel),漆皮金屬釦環腰帶(Loewe),皮革短裙(Agnes b.),漸層色露趾鞋(Prada),珍珠戒指(Swarovski)。








左側:左︰荷葉邊圓領小洋裝(Bottega Veneta),緞面厚底高跟鞋(Celine),水晶寶石項鍊(Swarovski)。右:長寬襬西裝外套(YSL),皮革釦環瑪麗珍鞋(Gucci)。右側:亮片短襬夾克(Dolce & Gabbana),長袖襯衫(Agnes b.),羊毛長褲(Dolce & Gabbana)。







緞面腰帶長風衣(Celine),無領長袖襯衫(Chanel),金色露趾粗跟高跟鞋(Loewe)。Creative director/David Huang; text/Bonnie Yang; model/Du Juan, Lin Jia Chih, Lee Shiao Yao; make-up/Jun Jun (Lee Shiao Yao); hair/He Zi-Guo (Lee Shiao)
脫下高跟鞋之後

摄影:栗子





杜鵑(左):長垂墜水晶耳環(Swarovski);抓縐 V 領緞面洋裝(Dior)。林嘉綺(右):花朵寶石項鍊(Swarovski);緞面 V 洋裝(Salvatore Ferragamo)。




















關於「我」,一個模特兒的身體與感官

  MC:走遍各大秀場,在無數國家拍過服裝單元,妳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上,印象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

  林嘉綺

  視覺:還記得那場 YSL 退休前最後一場秀,秀場盡是滿滿的紫羅蘭,全然的紫色,連天花板上都有,從後台偷跑出來一眼,忍不住就被震懾住了。

  嗅覺:我對於味道有特別的迷戀。在機場一落地時的味道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像是摩洛哥的薄荷香料味、巴黎的鴿子味、峇里島的香茅線香味,那對我來說會成為一個國家的記憶,聞到就會想到那些畫面。同時,我也很喜歡女人身上的香水味。我曾經用 The Body Shop 的白麝香香水,總覺得味道特別成熟、好聞,儘管後來發現有人也用這瓶香水後,我就把那罐換掉了,但是依舊很喜歡聞到那股味道。


  聽覺:有一年的時尚秀場上特別流行一首歌,《Time To Say Good-Bye》。那首已經讓我熟悉到哪個斷拍要點頭、擺手、做姿勢,應該說這是我最、最熟悉的歌曲吧!

  味覺:我喜歡巴黎街頭的希臘袋餅,非常地香,又份量很大,充滿了幸福感。

  MC:最喜歡自己什麼部位?為什麼?

  林:眼睛。我的瞳孔特別地大又圓,我曾經買過瞳孔放大片試試看,結果竟然與我的瞳孔正好重疊,所以特別引以為傲。

  MC:最討厭自己什麼部位?為什麼?

  林:應該是腳偏大吧。我182公分,我有一雙40號的腳,當然放在我身上是很正常,但時裝品牌的樣品鞋大多只有38號,至多是39號,穿著拍照時就會非常不舒服,希望腳可以再小一點。

  180公分的天空

  MC:身高會限制妳的戀愛嗎?

  林:身高有自動過濾男友的好處。我也曾經交過200公分的男友,小時候也交過比我矮的男友。但是當與身高比我矮的人交往時,因為還得幫男友建立自信心,告訴他我不在意身高的問題,會容易讓兩個人之間有嫌隙。因此身高為我過濾掉一些男人,那也並沒有什麼不好,不算是限制。


  MC:當自己要約會時,會選擇平底鞋或高跟鞋呢?

  林:我喜歡穿平底鞋,一來因為工作長期穿高跟鞋很累,膝蓋很容易受傷;二來因為穿高跟鞋的時候,我會有點懼高症,不騙妳,真的會怕太高,所以大部分都是穿平底鞋囉。

  365000英哩的差距

  MC:第一次踏上國際伸展台是在哪裡?哪一場秀?感覺如何?

  林:我人生中的第一場秀是1999年在德國品牌 Escada 走秀。當時 Escada 總裁親自欽點我出國作秀,總共只有兩個是亞洲人,其他都是高頭大馬的外國人。沒碰見什麼種族歧視的狀況,但一開始在試鏡的時候,碰見有外國人想刻意在我面前插隊,但我就理直氣壯地請她到後面去排隊。

  第一次走秀時,Escada 總裁問我有什麼夢想,如果想成為世界名模的話,他可以出錢幫我去整牙,因為他認為我有那個潛力,但是當時我只想以後可以幫奶奶買一棟房子。直到多年以後,我在日本、香港走秀碰見那位總裁,他告訴我:「妳現在已經是個女人了」。想起帶我入行、看著我成長的這位總裁,我還是非常感謝他的知遇之恩。

  MC:很多人羨慕模特兒的工作,可以飛到世界各地工作。不過,對妳而言,這樣的旅行還是依舊擁有不同的意義嗎?

  林:我還是會有一份期望,畢竟不一樣的組合,就會有不同的火花。儘管打包行李的剎那總覺點煩,但是去工作的當下還是很棒的。

  MC:對於隔了一條海峽的北京,妳的印象是什麼?


  林:北京是個文化古都。聽北京人講普通話很好玩,他們總是出口成章,嗓門雖大,但是經常能說出順口溜。北京人也很有禮貌。

  超模外的綺想

  MC:如果妳不是模特兒,最想要的工作是什麼?

  林:想要開一間咖啡店。有可能是因為我高中時代曾經在泡沫紅茶店打工,那時候的泡沫紅茶店不是壞小孩去的地方,是青少年比較昂貴的娛樂,通常是下課去點杯飲料,一起點個茶點,就一群女生聊一整天。而我當時除了在紅茶店打工之外,下班也都泡在紅茶店,很習慣與朋友一起泡在一個地方聊天,而那邊也就像我們的另一個家一樣。所以,直至現在,我還是會希望有個讓朋友聚在一起的咖啡館,那是有個性、隨性、溫暖、乾淨的咖啡店,還有好的沙發可以亂躺,好朋友們都把這當自己的客廳一樣。

  MC:不上工的時候,私底下喜歡做什麼?

  林:我通常會看 DVD、上網、打電動、看電影、去朋友家玩,也經常去師大的 More Relax 多鬆咖啡喝東西、看書。我很常在多鬆鬼混,有時去之前還會先打電話給老闆娘說:「老闆娘,可以先幫我煮10顆水餃嗎?」這間就是我理想中的咖啡店──有個性而且很隨性。

  MC:妳曾經做過最瘋狂的事情?

  林:半夜在海裡裸泳,那是我做過最瘋狂的事了!有一次與一群朋友去海邊玩,當時還是我提議輸家要全裸在大半夜裡去海裡游泳。相當然爾,我就是那個輸家,結果就在4個朋友監督之下,我在海裡換掉衣服,游個幾圈再換衣服上岸,幸好半夜其實是什麼看不見,可是摸黑去海裡游泳那也夠可怕了!




MC:如果妳已經存到2億,妳會怎麼做?

  林:我會買一塊土地置產,在靠山與海的地方蓋一間很大的房子。以前我的願望就是買棟房子給從小疼我的奶奶住,但後來奶奶過世了,我的願望也就落空了。現在覺得如果可以有間大房子,面山面海,自己一個人住也很棒!

  MC:如果吃胖了10公斤,妳會怎麼做?

  林:這是一個曾經的事實啊!我國中到高中時,本來都會運動,但是後來到餐館打工,不斷試吃餐點,又停止運動,以致於我當時一路從55公斤胖到68公斤。當時,我是每天只吃一餐,持續節食了1年才瘦下來,不過那陣子總是昏昏沉沉地一直睡,會很容易沒精神。

  MC:名模 Gisele 曾經說過:「當模特兒必須是天生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本錢,那就要接受它,然後改行。」妳認同她的說法嗎?

  林:我認為人是有意志力的。一定有些人,是父母親沒給她天生條件去當模特兒,但她持之以恆、努力去做改變,讓自己成為一個符合條件的模特兒,那麼她還是有權利進入這個圈子。畢竟身材是歸功於吃,但是,是氣質讓模特兒與眾不同,如果為了易胖體質,放棄一個出眾的女模,那很可惜。

  關於「我」,一個模特兒的身體與感官

  MC:走遍各大秀場,在無數國家拍過服裝單元,妳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上,印象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

  杜鵑


  視覺:事實上每一次的工作,都讓我學習到很多。但是印象最深的,莫過於2007年春夏 Jean Paul Gaultier 的高級訂製服,他要每個模特兒都拿著一隻小動物走秀,而我抱著一隻小黑貓,那感覺很奇妙,就像設計師清楚我的個性就像小黑貓一樣。

  嗅覺: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秀場後台的濃濃髮膠味。不管整髮或者上台前,我們都會噴上非常厚的髮膠,幻想一下數十個模特兒同時噴上髮膠的味道有多麼濃烈,那就是我印象最深的味道。

  聽覺:還記得那場 KENZO 的秀,放著《花樣年華》的音樂 Mix 男女主角對白的聲音。或許當時因為2個月沒回家了,聽到便覺得格外親切。

  味覺:很想念中國菜、生煎包。我的母親相當會做菜,因此出門在外時,不管外頭有多少大魚大肉,還是最想念母親的上海家鄉菜。

  MC:最喜歡自己什麼部位?為什麼?

  杜:雖然大多人都說喜歡我的嘴巴,但是我特別喜歡自己的脖子與鎖骨,是有線條的脖子,並且沒什麼紋路。

  MC:最討厭自己什麼部位?為什麼?

  杜:沒有。我認為天生的性格就是最好的,總之那些樣子、性格都是父母給的,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只要做到最好的就夠了。

  180公分的天空


  MC:身高會限制妳的戀愛嗎?

  杜:身高年齡,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我總是很相信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沒有什麼是說得準的。小時候比較會對白馬王子有憧憬,但,變化總會比計畫還快,就算設下了標準,倘若感覺來了,愛上一個比自己矮的男人也不一定。

  MC:當自己要約會時,會選擇平底鞋或高跟鞋呢?

  杜:平底鞋。我今年在紐約或者巴黎,都買了一堆芭蕾舞鞋,金色、白色、黑色都有,但就是沒買高跟鞋。生活或者約會,舒服就夠了。

  365000英哩的差距

  MC:第一次踏上國際伸展台是在哪裡?哪一場秀?感覺如何?

  杜:人生的第一次走秀是在2006年1月下旬,在巴黎 Chanel 高級訂製服的秀場。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什麼都很新奇,什麼都很好玩,新鮮、興奮的感覺大過於緊張。對於台下的臉孔,只覺得從中國人的臉孔換成什麼樣膚色的人種都有而已,所以也不會太害怕。

  MC:很多人都會羨慕模特兒的工作,可以飛到世界各地工作,像是到處旅行一般。不過,對妳而言,這樣的旅行還是依舊擁有不同的意義嗎?

  杜:在米蘭、紐約、巴黎的時候,我還是會跑去博物館逛逛,去看看展出的藝術品與大師作品;不過在其他地方進行拍攝工作時,還是只能走馬看花。對我來說,在紐約體驗自由、摩登生活,在巴黎、米蘭體驗慢慢地呼吸,仍然是很有趣的旅行。但是,我畢竟沒那麼喜歡在他方旅行太久,我是上海人,總還是覺得老家最好,只要放假了就會想回上海。歸鄉比旅行讓我更興奮。


  MC:對於隔了一條海峽的台灣,妳的印象是什麼?

  杜:其實我從來沒去過台灣,本來有個活動有機會過來看看的,不過後來也因故沒得參加。對台灣的印象,就是蔡琴的聲音,那是我小時候買的第一張 CD,喜歡蔡琴深沉的嗓音,她唱著國語的聲調就是我第一個對台灣的第一個印象。再來就是台灣的水果,全都很好吃、水份很多。另外,還覺得台灣雖然並不是很大的地方,但是卻人才濟濟,出了很多厲害的演員、導演。

  超模外的綺想

  MC:如果妳不是模特兒,最想要的工作是什麼?

  杜:芭蕾舞演員。從小就喜歡跳舞,而在舞蹈學校裡學習的9年經驗,也讓我沒辦法忘記,甚至直到如今,舞蹈還是深深地影響我的肢體語言與對音樂的理解性。



MC:不上工的時候,私底下喜歡做什麼?

  杜:睡覺、與家人吃飯、和朋友去 KTV 唱歌。尤其是去 KTV 唱歌,我每次只要一回上海,一定都會吆喝朋友去唱歌,雖然因為在各國工作的關係,對於最流行的中文歌曲總不大熟,但是我都會讓朋友唱給我聽,喜歡的就請她們多唱兩遍,讓我記起那首歌曲的旋律。我都是這麼舒緩壓力的。

  MC:妳曾經做過最瘋狂的事情?


  杜:當然是踏入模特兒這行囉!當時參加新絲路模特兒大賽,其實也是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下,半推半就去參加的。她們總告訴我,我的樣子與身高,不做模特兒太可惜了,所以偷偷幫我報名參加,然後我才因此有機會接觸到這比賽,而後踏進模特兒圈。

  MC:如果妳已經存到2億,妳會怎麼做?

  杜:如果有了2億,我還是會繼續做模特兒。現在做這份工作,單純是因為熱情、喜歡模特兒這個職業,並不是為了掙錢。所以就算有了那麼多錢,我還是會去做這個我最喜歡的工作──模特兒。

  MC:如果吃胖了10公斤,妳會怎麼做?

  杜:學生時代是我最胖的時候,那時候就是比現在還胖了10公斤。那時候跳完舞就去吃飯,又因為發育所以吃得特多,於是就胖了起來。但,坦白說,當時沒刻意減肥,後來大概因為還在成長,所以也就慢慢瘦下來了。現在體重幾乎都沒差異太大過,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了。

  MC:名模 Gisele 曾經說過:「當模特兒必須是天生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本錢,那就不如改行。」妳認同她的說法嗎?

  杜:我同意。我必須向想進入模特兒圈的人說,這個圈子是現實、殘酷的,體重與身材的確占了很大的先決條件。而每個人都會有最適合自己的行業,如果身材是易胖體質、需要花很大力氣在節食與減肥上的話,可能就不是天生地適合做一個模特兒。儘管如此,那也沒關係,因為人總要歷經一些過程,妳才會理解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當不適合時,就是轉條路走,找一個更適合自己、更舒服的方式工作。                       ■

  這是林嘉綺拍攝2005年冬季號、2006年與2007年夏季號《玩物》配件誌封面。

  林嘉綺是台灣第一個走上國際舞台的名模。1999年為 Escada 在德國走秀是她首次登場,爾後,也登上 Hermes 巴黎秀場,她更是2002 YSL 退休大秀的亞洲模特兒。拍攝過無數國際中文版雜誌封面的林嘉綺,同時也是國內外品牌廣告商的最愛。


  現在,她的模特兒觸角正延伸到世界各角落,像朵正在盛開的花朵。

  杜鵑問林嘉綺的3個快問快答:

  1.在模特兒圈需要很堅定的意志力,對於這份工作是怎麼維持熱情的?

  林:從細小處找熱情與樂趣。

  2.最近喜歡瘋狂買什麼?

  林:太陽眼鏡跟肚臍環。

  3.最喜歡去哪裡旅行?

  林:沒去過的地方都有興趣,特別喜歡東南亞小島。

  這是杜鵑拍攝的2006年8月號《美麗佳人》雜誌封面。


  2006年春季,杜鵑在巴黎高級訂製服秀場上首次登台,緊接著,當年秋季她就迅速地登上 Louis Vuitton、Yves Saint Laurent、GAP、Swarovski 等品牌的全球廣告。她同時也是第一個登上《華爾街日報》和《Time》雜誌的亞洲女模特兒。

  現在她以全球前50大名模的姿態,繼續走出新潮流。

  林嘉綺問杜鵑的3個快問快答:

  1.為什麼喜歡這份工作?

  杜:因為這份工作很適合我。

  2.這份工作帶給妳什麼改變?

  杜:跟成名前沒太大差別,唯一是坐10幾個小時的飛機就像打出租車一樣頻繁。

  3.對自己未來3年的規劃?

  杜:沒有。沒想過未來要做什麼,只想著要踏實地實現每一步,把眼前工作做好。
文匯报 [2006-08-20] 品味人:喜杜鵑忘舊人



文:鄧達智



 因去年登上法國版《VOGUE》封面,杜鵑成為新一代風行西方的亞洲面孔。



 有內地報刊稱杜鵑是首位登上歐洲版本VOGUE封面的華人,那是錯誤的。馬來西亞華人陳曼齡不單止上過德國、法國……等VOGUE封面,也上過意大利著名的Pirelli月歷牌(比登上VOGUE封面更困難),也做過Armani香水代言人,至目前為止在年紀程度,杜鵑與陳曼齡仍有一段距離。



 不過,杜鵑勢頭極好,前途無可限量,不說海外華人,單說中國人,李昕在九十年代末單人匹馬到巴黎已有極佳的成績。杜鵑來到2006秋冬季,真正讓大家看到顏色;LV,ROBERTO CAVALLI,這三個在米蘭等擲地有聲的大牌子都選中她作為推廣模特兒,成績相當不錯,雖然並非正選,就是副選也是一張極佳成績單。



 甚麼是正選?副選?




 就是廣告中,杜鵑並非獨當一面,例如LV,她是與另一模特合拍的便是好幾組照片的其中一組;當九月號的歐美VOGUE雜誌出街,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檔期,這時候指標可從各大雜誌的封面及重要廣告面孔看到誰人是全球時尚人氣最強,哪張面孔在某個地區最紅。



 從LV廣告中,歐美版本以Kate Moss及原籍波蘭的加拿大新晉天后Daria為主,杜鵑的合拍版本基本上可能只會出現在亞洲甚至中國。



 Roberto Cavalli的廣告,杜鵑以反串形式陪襯,而聖羅蘭的廣告以多人共拍,當中有九十年代中下旬的名模Shalom(亦為加拿大愛爾蘭人),法國九十年代下旬萬人迷小甜甜Audrey Marnay),日英混血的美國小妖精早已登上大銀幕的Aoki……等數人。



 但都不重要,請杜鵑不要以為中國媒體般將自己捧得天上有地下無,皆因亞洲面孔在歐美時尚圈雖然有機會冒起,但極少有獨當一面的機會,更遑論留下去,紅下去的Staying Power。



 七、八十年代香港出過許愛蓮,日本出過山口小夜子;當年沒有今天中國經濟強大作後盾,沒有中國大陸強大購物力的支持下,許愛蓮出現英國、法國、意大利版等等VOGUE等專輯,出入各大品牌大Show,甚至是壓軸明星,那種紅真是紅得出色。



 就是李昕九十年代中下旬歐洲人對中國戴上深色有色眼鏡的情況下,仍可在巴黎街頭巷尾看到她的面孔,幾乎絕無國人或中國媒體支持,李昕的成功怎可輕輕抹掉,隨便忘記?




 我們中國人有一種常性,喜新厭舊,棄舊立新;立新不重要,時代如飛輪般向前滾動,我們斷不可能走回頭路,但有需要一朝天子一朝臣,將一切曾經存在的好人好事一刀切割,扔棄湮沒嗎?



 時尚是個常變常新的事業,但歐美的時尚圈勝在欣賞歷史,尊重在前面鋪路的先行者,正如他們對歷史建築古文化般敬奉。看八月號的美國VOGUE就以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名模Linda、Christy、Naomi、Kate……等等作專題,喜新不厭舊就是一份既文明又富人情味的態度。




杜鹃的油画

No comments: